榫卯結構是我國傳統建築與硬木家俱採用的一種凹凸結合、連接不同部件結構的筦道。其中,凸出部分叫榫(或榫頭),凹進部分叫卯(或榫眼、榫槽),通過榫卯相接,不用一顆釘子就可將家俱組裝起來,而且堅固緊密,能使用幾百年甚至上千年,是世界家俱製造史上的一項重大發明。在傳統紅木家俱製作中,榫卯工藝製作的最高代表就是全榫卯連接並且可隨時拆裝的家俱。
傳統紅木家俱在製作中,將帶有榫卯結構的各個部件製作完畢後,在最後裝配成器時為了緊固榫卯和填充榫卯間留下的空隙,防止紅木家俱鬆動,一般會使用魚鰾膠來做粘接。魚鰾膠是使用魚鰾提煉出來的,成分天然無害,粘性大而且不會破壞家俱的木性,需要拆開家俱時用開水澆燙就可以分離結構。而全拆裝榫卯家俱對木工的技藝水準的要求更加嚴格和高超,要求在開榫鑿卯時,精準細緻,不偏毫釐。工藝超卓的全拆裝家俱榫卯組合起來可以達到間不容髮、嚴絲合縫的程度,組裝完成後如同澆鑄一般牢固緊密,並可多次拆裝,囙此是否可能製作全拆裝榫卯家俱以及製作的水準,歷來是我國傳統家俱製作中評判木工技藝的重要標準之一。
與普通榫卯非全拆裝家俱相比,工藝高超的全拆裝紅木家俱價值也更高。從“型、藝、材、發佈韻”四個紅木家俱品鑒準則可以看出,工藝的高低也是判斷紅木家俱等級和價值的重要標準。全拆裝家俱製作需要木工有豐富的經驗、心靈手巧並且有過硬的科技實力,在工廠化生產製作的行業背景下,家俱製作越來越借助機械來加工完成,能夠掌握這種傳統工藝水準的工匠並不多。囙此這類高水準的木工師傅工薪待遇也遠遠超過普通工人。昂貴的人工成本加上全拆裝榫卯家俱製作耗時費力、選料精良,使得全拆裝紅木家俱在市場上很少見,要想收藏一件全拆裝的紅木古典家俱,可以說是可遇不可求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