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木雕刻,蘇州歷史久遠的漢族傳統雕刻藝術,自明代起形成造型簡練、線條挺括、做工精良、磨清光亮的“蘇式”風格。加工“蘇式”紅木雕刻製品,木料先要經過乾燥工藝處理,並採用傳統的卯榫結構,以控制產品的收縮、變形豁裂。
中國紅木傢俱蘊含著較高的鑒賞和收藏價值,不僅體現在紅木傢俱所使用的優質木材,精美的裝飾藝術也為其增添了獨特韻味。
在紅木傢俱使用的裝飾藝術中,雕刻是較常見的一種裝潢方法。工匠運用線雕、陰刻、浮雕、透雕及圓雕等工藝,創作出具有濃厚文化色彩的圖案??傮w來看,紅木傢俱雕刻題材大致有山水花鳥、神獸瑞禽、博古雜寶、佛道傳說、世俗生活和吉祥祈福6類。
山水花鳥與神獸瑞禽
山水花鳥類題材在紅木傢俱雕刻中非常多見。山水類題材的作品佈局多樣,既有層巒疊嶂、氣象萬千的雄渾,也有小橋流水、春風楊柳的秀麗。在表現手法上,有的是作為主體形象,其間常出現樓臺亭閣、牆門庭院、橋樑古城等建築物,雕刻精緻玲瓏,顯示出古色古香的古雅之美。有的則作為人物的襯景,使人物形象更生動、具體?;B類題材既有梅蘭竹菊、松柏石榴、牡丹荷蓮等植物花卉,也有猛禽、游禽、涉禽、攀禽、鳴禽等,畫面佈局繁簡得體,顯示出生機勃勃的靈秀之美。
神獸瑞禽類的內容在紅木傢俱的木雕裝潢中也較常見。神獸、瑞禽是中國傳統藝術中特有的門類,是歷代民間藝術家們對自然界中的走獸、飛禽進行美化、神化後創作的藝術形象。
這類木雕的具體形象有龍、麒麟、辟邪、天祿、螭虎、鳳凰、仙鶴等,這些神獸瑞禽既寫實又誇張,注重神瑞氣勢的張力,強化其無敵的本領。為顯示它們的神威,民間藝術家又使這些走獸的雙肩長出強硬的翅膀,頸部冒出雙頭甚至九頭,腿部生出火焰披毛,腳下湧出雲紋氣浪。這些神獸瑞禽矯健生動、流暢靈敏、神采飛揚、奇譎瑰麗,裝潢在清式傢俱的牙邊、扶手等處,顯得莊重而高雅。
博古雜寶與世俗生活
博古雜寶也是傳統紅木傢俱木雕中的常見圖案之一。博古雜寶有博古通今、崇尚儒雅的意蘊,在古代被認為是文人仕宦高雅博學的標誌之一。
博古的傳統圖案式樣有瓶、罐、壺、碗、盤、盒、盂等,配以如意、寶珠、玉磬、犀角、銀錠、珊瑚、方勝、古錢這“八寶”物件,顯得古雅而秀美。隨著時代的發展,人們又將琴、棋、書、畫也作為古物納入其中,使博古雜寶類的裝潢內容更豐富。
生活是創作的源泉,這句話對古代的木雕藝術家們同樣是準則之一,世俗生活圖樣在紅木傢俱木雕中也十分常見。其中,反映農家生活的木雕內容占了較大比重,漁、樵、耕、讀是反映世俗生活題材的中心,如農夫耕田、漁夫捕魚、樵夫砍柴、牧童弄笛等。
佛道傳說與吉祥祈福
佛道傳說類題材的內容在紅木傢俱的裝潢也較常見,它們有的來自佛經道教中的典故,有的來自《西遊記》和《封神演義》等書中的情節,有的來自民間神話傳說。常見的有唐僧取經、敦煌飛天、八仙過海、鍾馗捉鬼、麻姑獻壽等。這些耳熟能詳的佛道傳說同樣包含著儒家文化的精髓,並為人民福斯所喜愛。
中國傳統紅木傢俱、古典傢俱中有大量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內容,這些內容和題材大都以寓意吉祥祈福的圖案形式出現,通過動物、植物、器物等形象,運用借喻、比擬、雙關、象徵、諧音等表現手法構成內容,常見的形象有梅花、喜鵲、鴛鴦、奔鹿、鯉魚等。例如,雄雞與大象表示吉祥,因“雞、象”與“吉祥”諧音;鯉魚跳龍門,比喻望子成龍;麒麟背上騎小孩,即麒麟送子,比喻天公賜子,大富大貴。其他還有龍鳳呈祥、鳳穿牡丹、雙龍戲珠、雙獅戲球等,均是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。
古人認為,“福”的完美境界應包括長壽、多子、富貴、蘊德和壽終5項內容,俗稱“五福臨門”,常見的圖案形象有蝙蝠、祥雲、佛手、蓮花等。如“蝙蝠”與“遍福”“遍富”諧音,在傳統門窗上的運用廣泛。